7月21日-23日,成都市建筑材料行业协会《装配式建筑部件部品系列基础性团体标准制定》审评会在芙蓉饭店顺利召开。该项目是2024年成都市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建圈强链项目,得到成都市民政局、成都市慈善总会的大力支持。来自科研、高校、设计、生产、检验检测单位专家组成的5人审查组对装配式建筑三项基础性团体标准《工业化混凝土部品性能评价通则》《住宅用混凝土部品尺寸协调标准》《建筑用混凝土部品质量评定和检验标准》送审稿进行了系统性审查,三项标准通过专家审查,为成都市装配式建筑行业标准化发展奠定重要基础。

严格评审流程,确保标准科学性与适用性
《住宅用混凝土部品尺寸协调标准》、《工业化混凝土部品性能评价通则》、《建筑用混凝土部品质量评定和检验标准》三项团体标准审查组由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主任委员、教授级高工张瀑、四川省川建院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章一萍、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崔圣爱、四川省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颜有光、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高级工程师李亮共5人组成,会议推选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张瀑担任专家组组长,主持对三项团体标准送审稿展开逐条、逐款地专业审查。
审查组认真听取了3个标准编制组关于立项背景、编制过程、主要技术内容的汇报,逐章、逐条审阅了标准送审稿,并就标准关键技术指标、试验方法、适用性等内容展开质询与讨论,并提出多项修改意见,强调标准需兼顾“技术先进性”与“工程实用性”。经过三天的严谨审查,专家组一致认为:
1.标准技术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。
2.标准具有科学性、适用性和可操作性。
3.审查组同意《住宅用混凝土部品尺寸协调标准》、《工业化混凝土部品性能评价通则》、《建筑用混凝土部品质量评定和检验标准》通过审查,建议编制组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,形成报批稿后按程序发布实施。

助力产业升级,推动行业规范化、高质量发展
此次三项团体标准的通过,标志着成都市装配式建筑部件部品标准化体系建设迈出关键一步。标准实施后,将有效规范生产企业的技术行为,提升部品部件的通用性和互换性,降低产业链协同成本,为工程质量安全提供技术保障。
成都市建筑材料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何国惠表示,下一步编制组根据审查组意见尽快完成标准修改,按程序报批、发布。后续协会将在全市范围内对三项标准进行宣贯与推广,通过“标准引领+产业协同”模式,助力成都装配式建筑产业向规模化、规范化、高质量发展。 |